我国期权市场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:
1. 初期阶段(1990年代-2005年):我国期权市场在这一阶段处于起步和试验阶段。1990年代初,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(后更名为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)成立,开始试点推出一些期权合约。然而,由于缺乏相关法律法规和市场参与者对期权交易的了解较少,市场规模和交易活跃度较低。
2. 发展阶段(2006年-2014年):在这一阶段,我国期权市场经历了较快的发展。2006年,上海期货交易所推出了首个股指期权合约,也是我国首个正式的期权品种。此后,随着市场参与者对期权的认识不断提高,交易活动逐渐增多。2010年,上海期货交易所开展了ETF期权试点,并于2012年正式推出ETF期权合约。2014年,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推出了首个商品期权合约。
3. 创新与开放阶段(2015年至今):从2015年开始,我国期权市场进一步推进创新和开放。上海期货交易所相继推出了股指期权波动率指数期货、股指期权ETF期货等新品种。此外,为了进一步吸引境外投资者,我国允许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参与股指期权交易,提高了市场的国际化程度。
总体来说,我国期权市场经历了起步、发展和创新与开放等阶段。随着市场参与者对期权的认识不断提升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,我国期权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,交易活动逐渐增多,市场逐渐趋于成熟。未来,我国期权市场有望继续创新发展,并吸引更多境内外投资者的参与。